在点大厨|今楚汤包,老字号的“新”店
时间:
2019-01-01

  

记得小时候着凉发烧了,爸爸妈妈总会带着自己去吃一碗热腾腾的细粉再配上一笼汤包,吃得大汗淋漓。汗一流出来,感觉烧好像也退了不少。


那个时候的汤包就是在夜市的小角落里,来往的行人闻到香味,总是忍不住要叫上一笼,坐定等着汤包上桌。汤包上桌后记得把姜丝蘸上醋,顺着它的末端一滴滴地灌到勺内的汤包里,再配着隔壁一碗婆婆煨的藕汤,就是一顿武汉味十足的夜宵。

在点大厨|今楚汤包,老字号的“新”店

武汉夜市


那个时候的汤包摊子和现在的店面不一样,没有专门的店面,但是远远望过去就能看到一个高高的蒸笼,旁边错落摆放着几把塑料小板凳,没有太显眼的招牌,但是寻着香味准能找到位置。


在城市的发展当中,有些东西总会慢慢消失。夜晚摆在街边的小吃摊就是其中之一,小时候的味道好像也随着这些小摊一起消失不见了。


不过幸好,激流勇进的时代,总有匠人在保留传统。

在点大厨|今楚汤包,老字号的“新”店

1.传承下来的味道


今楚汤包起源于1995年,从户部巷到万松园雪松路美食街,凭借着传统的工艺,经典的配方,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发展至今,没有任何的宣传推广技巧,得到武汉千万食客的信赖与支持。


李进,今楚汤包的第二代传承人。









今楚汤包,就是匠人的一员。

在点大厨|今楚汤包,老字号的“新”店

李进


李师傅1984年出生,从事汤包技术已经快15年了,现在从一个学徒晋升到今楚汤包的出品总监,一步一个脚印,将今楚汤包从传统的鲜肉汤包进行不断的研发与创新。


起初做学徒的时候,李师傅就是跟着今楚汤包的创始人,欧阳涛先生学习的着门手艺。


而今楚汤包最初的故事就是欧阳先生的故事。


欧阳先生的事业一开始并不是做汤包,而是卖鞋子,这汤包的事业还缘自一次偶然。


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,欧阳先生当时也是寻着香味走进了古田的一家扬州汤包馆,被这汤包的香味吸引,就成了小店里的常客。因为自己本身也是做生意的,就想学来这门手艺,把美味用商人的头脑推广出去。


老板也觉得这年轻人跟自己还挺有缘分的,就收了他当徒弟。




学成之后的欧阳先生也就没继续做自己的鞋子生意,2002年的时候就在户部巷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店,当时的名字还叫“扬州汤包”。



店一开张生意就非常红火,大家都喜欢这汤包的物美价廉和真材实料。


慢慢店子越做越大了,欧阳先生自己一个人也忙不过来,就带了一帮学徒,最早的学徒之一,就是李师傅。


这手艺就从欧阳先生的师父手中传下来,现在传到了李师傅的手里。


东西是越新鲜越好,手艺是越陈越有故事。


传承下来的手艺,也是传承下来的味道

2.不断传承,不断变化


到了李进这一代,汤包馆的名字变了,手艺也在不断变化。

李师傅告诉我们,“今楚汤包”这个名字寓意就是“今天的荆楚”也就是现在的武汉。所以汤包馆也不断跟着武汉在进步,每天都不一样。

所以在李师傅的手里,这汤包就跟披萨一样,多了各种不同的口味。




西红柿汤包,用番茄汁和鲜肉混合在一起,让肉香和番茄的甜味交织在一起,减少了汤包的油腻,多了一丝清甜。



在点大厨|今楚汤包,老字号的“新”店

麻辣汤包,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特别爱吃火锅,所以就用火锅底料搭配新鲜的五花肉馅,制作成了麻辣味的汤包,也深受年轻顾客的喜爱。

在点大厨|今楚汤包,老字号的“新”店

创新的脚步也没有停下来,李师傅研发的榴莲汤包也即将上市,每次新的口味都是一次新的冒险。


很多老店都会因为自己的传统固步自封,而不去创新,仅仅只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


而最令人佩服的就是今楚汤包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,保留过去的成功,不断创新,就像水只有是活水才最清澈一样,餐饮同样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生命力。


今楚汤包,一家老字号的“新店”。



相关推荐